微課教學展風采 以賽促教共成長 ——我校開展教學質(zhì)量月“課程思政微課”教學比賽

時間:2018-06-08瀏覽:2178作者:吳春景 張瑩 攝影:溫佐剛 金瑤來源:教務處責任編輯:胡克文設置

教學質(zhì)量月“課程思政微課”教學競賽于66日上午在1-303教室舉行上海震旦職業(yè)學院理事長張惠莉、校長陳力華、黨委書記黃晞建、黨委副書記夏臻、副校長王純玉以及各二級學院院長和師生代表出席了本次比賽,比賽由教務處處長張瑩主持。

教務處處長張瑩主持比賽

“課程思政微課”競賽既是本屆教學質(zhì)量月的重要活動,也是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,進一步貫徹落實全國和上海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,堅持立德樹人中心環(huán)節(jié),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的重要舉措。

 

共有九位來自不同學院、部門和中心的教師參賽,他們深入挖掘提煉各門課程所蘊含的德育元素和承載的德育功能,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、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融入課程的教學之中。袁琨老師的《Chinese herbs on the silk road,緊密貼合絲綢之路,弘揚中國傳統(tǒng)文化;宋藝老師則是在向?qū)W生教授表演技巧的同時,更向?qū)W生傳授老藝術(shù)家鍥而不舍的精神;段夢夢老師在課程中以小見大、時刻保持著一位教師的風范,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;徐燕南老師分享講好一個故事的技巧,也以故事中的人物傳達出 “尊重生命”的主題;李靈悰老師在美妙的歌聲中講述著中國的近代史,形式新穎獨特;侯思睿老師將個人所得稅的講解與“兩會”中所得稅的變革緊密結(jié)合,緊跟時代發(fā)展;黃暉老師從宏觀角度分析了機電課程如何更好地與思政相結(jié)合,立德樹人;魏友利老師在講授瘧疾相關(guān)知識的同時,更表達出對像屠呦呦這樣的科研人物的崇拜與尊重,弘揚科學家默默無聞與艱苦奮斗的精神;馬玥老師則通過講授現(xiàn)在媒介的融合,提出新聞工作者的職業(yè)道德與社會公德相矛盾的兩難問題,啟發(fā)學生思考。

賽后,評委們對參賽青年教師的進步與成績給予了充分的肯定,校長陳力華對參賽老師們的充分準備給予了表揚,并從專業(yè)內(nèi)容和德育點的融合以及展現(xiàn)方式等方面對每位參賽教師進行了精彩的點評;黨委書記黃晞建對參賽老師能在較短時間內(nèi)認真積極備賽給予肯定,他強調(diào)教師們要以比賽為契機,在課程融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世界觀、人生觀、價值觀的相關(guān)內(nèi)容,推動“思政課程”向“課程思政”的立體化育人模式轉(zhuǎn)型。

最后,理事長張惠莉作重要講話。她首先肯定了青年教師們辛勤努力的工作,同時指出,課程思政微課選題非常重要,要有深度、難度、廣度且通俗易懂,課程思政要自然而然帶入到課堂中,尋找契入點,使“育人”教育貫穿于課堂始終。希望大家以此次課程思政微課比賽為契機,不斷提升教學質(zhì)量,為我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實現(xiàn)做出應有的貢獻。

本次比賽第一名:馬玥;第二名:魏友利;第三名:袁琨、李靈悰。


關(guān)閉
返回原圖
/