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院2017年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系列講座之二:《讓音樂沐浴心靈》

時間:2017-05-24瀏覽:687作者:來源:上海震旦職業(yè)學院責任編輯:設置

      上海震旦職業(yè)學院2017年度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月系列講座之二—《讓音樂沐浴心靈》——5月22日下午16:30在體藝樓報告廳舉行,主講人為上海尚德實驗學校的李雪芹老師。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武俠老師、武瑩瑩老師以及全校100余名學生聆聽了此次講座。講座由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任毛燕靜老師主持。

      講座開始,李老師以一個“想象自己的身體是個擺鐘”的小活動充分調(diào)動了全場的積極性。并且強調(diào)“活在當下,活在此時此刻是一種最重要的能力”。接下來,李老師依次介紹了音樂治療的相關理論,包括:誰能從音樂治療中獲益,音樂治療的關鍵因素,音樂治療如何起作用,音樂治療師做些什么?音樂治療的過程、種類,效果的評估,被誤解的音樂治療等知識。

      音樂可以激活潛意識,影響情緒。李老師分別播放了悲傷、歡快、恐懼和激昂的音樂片段使同學們感受音樂的感染力。用擊鼓傳花的方式選出8位同學上臺表演“鼓點行走”,同學們隨著非洲鼓鼓點行走在臺上,時而緩慢,時而歡快。小游戲“下雨咯”使同學們?nèi)橥度?,小雨(彈舌),中雨(拍腿),大雨(跺腳),同學們跟著老師講述的故事配合著“下雨”?!安ɡ藗鬟f游戲”將整個講座的氣氛推向高潮。李老師強調(diào)肢體接觸可以有利于快速建立關系。隨著“音樂回聲游戲”、“再見歌曲”整個講座接近尾聲。

      音樂治療其目的不是表演,而是促進參與者在音樂互動過程中得到成長,緩解壓力,提高社會交往和適應能力,確立自我效能感和存在意識,增強團隊凝聚力和機體活力。同學們開心的笑容充分體現(xiàn)了音樂治療的魅力。

供稿:心理健康教育中心 武瑩瑩  審核:胡克文

關閉
返回原圖
/